2022—2023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2——2023第一学期总结
执笔:王艳秋 吴相局
经过前阶段的实践研究,我们的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回顾这一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对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反思。为下一步的中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基。现将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阶段性目标,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本课题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及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能力,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及组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研讨中,课题组成员针对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与童话故事相容的创意美术课程研讨时能够共同商议设计活动内容形式。本学期各个子课题能够反思总结上阶段的研究内容,并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课题研究中教师、幼儿家长双收益,课题研究成员经常翻阅书刊、查找收集适宜开展创意美术的童话故事资源,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向教师、家长调查幼儿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类型,筛选适宜的题材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在研究中,教师积极参加,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指导幼儿综合能力,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童话故事,并能注意充分挖掘故事的内涵及美育元素进行融合性的创意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及撰写论文的能力。
2、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本学期三个子课题紧紧围绕研究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一阶段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内容,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进展。
子课题一的教师们能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多途径充分挖掘童话资源,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家长问卷、网上搜寻等多种途径,广泛了解和充分收集、挖掘适宜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童话故事,并进行了初步的筛选选编。以童话教研为载体,以童话集体活动为主线,以阅读童话为主渠道,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筛选出适合于本园幼儿创美教育的童话故事,供各年龄段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子课题二则通过子课题一的故事选编,提炼出故事中夸张的人物形象、色彩斑斓的服装、有趣的道具、奇异的景观、灵奇的动物、趣味的环境等不同内容进行不同类型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给后期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铺垫。如大班更适合运用马克笔、水粉水墨、纸工、编织等艺术形式去创作表现,而中小班更适合水粉、油画棒、泥工、综合等多种材料进行涂鸦、写意、自主创造性、亲子制作等艺术创作。
子课题三基于选编与美术类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筛选后的童话故事美育资源,开展融合性策略的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赏美、创美基。狗岣欢嗖、形式多样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本学期结合国庆节我们进行了亲子制作,以“我喜欢的童话故事”为主体,请家长利用各种环保材料与幼儿合作完成亲子作品。孩子带来的作品丰富多彩,有手工剪纸的故事拼画、有立体的故事盒、有水粉画的故事场景、还有立体的故事道具及服饰。我们将孩子的作品充分布展再幼儿园的门厅大厅等显眼的位置,供幼儿相互欣赏参观,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学期,通过实践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教师作为课题的研究者,教科研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需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自主性教研意识,从而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对幼儿的指导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该因势利导,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指导,以上如何实施,也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3.班级小专题特色还不够凸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时调整各年龄段班级的小专题,每班的小专题都课题相关,且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实践证明在课题研究中想要有成果,还是需要教师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能够让人一进班级就感受到该班的特色。
本学期,课题组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不同的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在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提高。但我们还会进一步求真务实,奋力开拓,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
yabo全站手机客户端: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