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一学期子课题二总结
子课题二《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类型的研究》总结
2022—2023学年度 第一学期
苏州园区斜塘街道yabo全站手机客户端课题组 执笔:刘瑞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具有丰富想象的,转为孩子们而创作的虚构故事,多少年来,它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去读它、讲它,也使他们从故事人物的真、善、美,假、恶丑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在幼儿园的阅读树木中,童话占有一定比例,每个故事都对孩子们有着教育的意义。因此,本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教师们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充分挖掘童话的特点,扎扎实实开展了以“研读并选择童话故事中的特点来提升幼儿美术的表达能力”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以童话教研为载体,以童话集体活动为主线,以阅读童话为主渠道,致力于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
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里德强调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生来固有的潜力,教师仅仅扮演一个鼓励者,使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发挥潜能。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的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现将一学期以来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小班的创意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而我们选择一些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童话故事,如《六只天鹅》,我们选择了用自然材料“羽毛”来粘贴天鹅身上的羽毛,这样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灰姑娘》中我们选择用可以透光的玻璃纸让孩子进行随意的粘贴,最后用超轻黏土进行简单的装饰,制作出不一样的水晶鞋。所以对于小班的幼儿,我们主要方式是粘贴自然材料、添画等。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创意美术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们在培养幼儿对创意美术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美术表达能力的积累,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课题组内的老师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与组其他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中班的幼儿可以运用线条绘画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美丽的孔雀》中用波浪线装饰并绘画孔雀的羽毛,再结合简单的点、线、面的组合进行创意绘画;在故事《海螺姑娘》中运用螺旋线进行海螺的绘画,中班的孩子能够较好的掌握螺旋线的绘画与运用,给自己的海螺姑娘都画上了独一无二的花纹;而在《菊花》中,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菊花,所以我们选择了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菊花。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大班的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童话故事中各种人物、动物、植物所表达出来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对于大班孩子的主要教学方法。如:
(1)选择故事《小红帽》进行蜡笔画教学中,组内教师解析童话故事中的图画时,赋予图画生命力,以故事中小红帽的口吻向孩子讲述图画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创意,画一画故事中的场景。
(2)选择故事《小猫钓鱼》进行涂色绘画的教学时,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利用这些涂色方式画一画不同的鱼,同时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
(3)选择故事《老爷爷的帽子》进行布贴画教学,给过冬的小鸟用不同的布料装饰不同的帽子,这是孩子们未曾接触过的领域,是新鲜、好奇感带动孩子们去很好地完成他们的作品。
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童话故事中所展示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童话故事中的各种形象寓于游戏中,是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中班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们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创意。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而童话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也就成为了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而现今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尚未真正打破传统的教师范例,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与创作空间,教学局限性大,作品单一、缺乏童趣。
四、下阶段课题研讨的目标。
1.通过合作绘画,培养协作精神。
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作画方式,变师幼单向交流为同伴之间多向交流,让幼儿在想法上互相激荡,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机会并从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主题教学效果更好。如通过故事《皇帝的新装》,我会让孩子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新颖时装等;在故事《动物王国》中,让孩子画蝴蝶、鱼、恐龙、鸟等,结合游戏“给可爱的动物化妆”,让孩子将好玩的线条画在鱼、蝴蝶、鸟的身上,练习不同线和点的装饰,幼儿感兴趣,且效果也较好。
2.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五、下阶段工作。
幼儿是通过生活和游戏获得发展的,而各种各样的活动是生活和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动研究中,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理论学习、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反思调整,不断优化完善幼儿园融合童话故事与创意美术的集体教育活动。
1. 剖析年龄段特征,丰富幼儿园童话教育形式。
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提炼出幼儿园童话教育促进幼儿成长的主要方面,例如,小班幼儿因其年龄、心理、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需要在成人的陪伴下阅读和欣赏童话故事,增强阅读的兴趣,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喜欢听、讲童话。为了满足幼儿表述的愿望,我们精挑细选符合中班年龄的童话故事;大班幼儿善于沟通、想象、创编,对童话剧表演非常感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表达表现力和社会合作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简单的童话剧表演活动。
2.童话融合自主游戏,创设童话游戏区域。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借助童话故事背景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追随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丰富游戏材料,关注材料的层次性、可操作性、趣味性、互动性等,幼儿在游戏区域中游戏、操作、交往、学习,生发着无数个童话故事,创设着自己决定的故事情节,让游戏区域逐渐变成了一个自由、自主、愉悦的游戏场。
创意美术活动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而兴趣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为动力,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多了给孩子们观察、欣赏的时间,让他们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yabo全站手机客户端: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